北京癌症康復之星陳春森老人的抗癌故事 ■文/陳華
我父親陳春森今年96歲了。1935年在北平參加“一二·九”革命運動,1937年參加抗日戰爭,在《晉察冀日報》“游擊辦報”10年。沒有想到的是,解放後生活條件逐漸好了,還經歷了三次癌症的折磨與考驗。
■古稀之年,三種腫瘤來敲門
1988年他72歲,因便血被診為痔瘡,治了一年後才確診為直腸癌。他承受了先放療,再手術,然後化療的全過程。治療的副作用使他吃不下飯、大便失禁、不能平臥,痛苦他都經歷了,但是都挺過來了。出院後康復得不錯,他習練書法、散步練功,不但很好地活著,還很快恢復工作。他擔任中國鐵路文聯主席的同時,還任“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”會長。
12年後84歲時,他又在左耳下發現了一個小鼓包,逐漸長到花生米大,被確診為腮腺癌。因為靠近面部神經過多,初診時醫生不同意手術,怕會造成面癱,影響生活質量,但他堅持手術。大夫終於同意,且手術十分成功。術後確實半邊面癱,止不住流口水,睡覺閉不上眼睛。30次放療,射線造成口腔潰爛、難以進食,喝水都困難,體重減了20多斤。但他咬著牙關,硬是堅持過來了。面側部皮膚也烤黑了,但他不怕難看,堅持鍛煉。半年後,面癱竟神奇地康復了。
又時隔5年,癌症再三降臨到他的頭上。在鼻子左側發現一個表皮破潰,總出血不愈合,血痂還不斷擴大,醫院確診為皮膚基底細胞癌。當時他已90歲高齡,鼻子動手術,要從大腿取皮補,大夫還在猶豫,他卻堅定做手術。這次手術也成功了,而且未補皮。經過半年的療養與鍛煉,又恢復了健康,現在面部已不大能看出手術痕跡。
今年已是他三次患癌後的第24個年頭了,雖然已96歲高齡,仍然精神矍鑠,壯心不已。他不但健康地生活著,還在繼續工作。與老戰友一起,在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主持編寫、出版了13本書,還寫了10多篇研究新聞史的文章。他一直把自己看成是工作者、志願者,忘記了自己是個癌症病人。
別人曾多次問他,三次患癌症仍能健康地生活和工作,有什麼訣竅?他說:一是堅強的信心,二是科學的診治,三是積極的康復,四是家庭的支持。
■不怕癌症,大夫誇他是“模範病號”
堅強的信心就是不怕癌症,積極配合治療。我父親常把大病比作魔鬼,把小病當成小鬼。他說:“我們中國共產黨人,從來就不怕鬼、不信邪。過去抗戰時對外國侵略者,就是敢打敢拼奪勝利,從未屈服過。癌症是可怕的病魔,但不要怕它!”有的人一被告知得了癌症,就精神崩潰,甚至被嚇死了,那是對癌症缺乏認識。我父親在三次癌症確診後,都是坦然面對。他協同醫生一起探討治療方案,他說:“抗戰時出生入死的年代都過來了,只要治療方案對頭,我不信鬥不過癌細胞!”他三次手術,都是在70-90歲的高年齡段,大夫曾擔心他手術後能否下手術台。他不但不怕,還鼓勵大夫說:“你們放心,手術認真做,成功了大家都高興。如果失敗了,就算給你們練手吧,不必擔心。”大夫聽了實在感動。結果三次手術,都圓滿成功。由於他有樂觀的態度,術後放、化療配合得好,度過了癌症治療過程最痛苦的考驗。大夫都誇他是“模範病號”。
我父親說:“人們一講到癌症,往往會馬上想到死。其實,二者不是必然的聯系。病不早治,或治得不得當,有可能死;如果治得及時,治得徹底,就會康復。對於人生來講,生死是必然的規律,不必怕死。重要的是,生得要有價值。生命不在於長短,但活得有意義,就不會怕死。”把生死規律看透了,面對癌症就會坦然了。
■他體會到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最有效的
科學的診治就是中西醫結合,全面戰勝癌症。癌症發病時表現在身體某個部位,是局部的,但是癌細胞的侵犯會是全身的,因此癌症是全身性疾病。手術和放療可以局部切除和控制癌細胞的發展,化療可以深度治療。同時在治療和康復中,亦應重視依靠中醫、中藥,提高身體免疫力,減輕放、化療的副作用。我父親在三次癌症手術後,又堅持服中藥多年。他體會到,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最有效的。他說治病要講究科學,要去醫院找專科大夫,不能隨便聽信游醫。治癌症的第一步是確診,這一步十分重要,否則將耽誤治療。我父親三次癌症的治療,都是中西醫結合,24年來卓有成效。
■對付癌症,要敢打持久戰
積極的康復就是書法加氣功,走出癌症陰影。我父親一直認為,癌症治療後,康復保健是非常重要的階段,是鞏固療效、防止癌細胞轉移復發的重要時期,一點不可以馬虎大意。他在康復階段,沒有消極地臥病在床,而是積極參與鍛煉。第一次手術後,他曾到北海公園學習郭林新氣功,以後常年堅持氣功抗癌。每年春秋兩季就到北京郊區郊游,第一次病後康復,去過雲南、海南島、黃山旅游。第二次病後康復,還去過妙峰山、慕田峪長城、五台山。87歲高齡時,從香山“鬼見愁”用了4個小時步行下山,考驗了體質。第三次康復後,已94歲高齡,還去上海參觀了世博會,並到廬山旅游!游人看到一頭白發的老人,能在高山上自行觀光,都說“老人真不簡單”,卻不知他還是三次手術後的癌症病人呢!
他平時堅持每天出外散步、取牛奶、自己洗小件衣物、下樓拿報紙,還自養盆花。他常說:“我也是個小時工,鍛煉一下。”他生活規律,注意飲食,粗茶淡飯,堅持鍛煉。每天喝一小杯紅葡萄酒,早晨一袋鮮牛奶,晚上一袋酸奶。吃的多是五谷雜糧、新鮮蔬菜、雞鴨魚肉,飯量不小。現在血壓正常、體重不超、頭腦清醒、牙齒一個不掉,精神飽滿,全身沒有大毛病。
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,經常參加書法展覽。他喜歡站著寫大字,四尺、六尺宣紙,寫起來就是10多張,連寫一兩個小時,興致很大。96歲生日時,還寫了八尺宣紙的大字幅。書法是他一生的愛好,既豐富了他的晚年生活,也成為他鍛煉與康復的一種好形式。他除了生活多彩外,就是繼續工作。在擔任中國鐵路文聯主席10多年間,他帶頭提倡並協助各鐵路局組織基層文聯,與鐵路職工一起參加文化活動。他還主持“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”的研究工作,編寫革命戰爭時期游擊辦報的戰鬥史。他甚至在住院手術治療期間,仍帶著報史資料研究。他離休後做的工作,從不要報酬,交通費、活動費、資料費都自己出。他常說,工作起來精神集中,把什麼癌症、這個病那個病都忘掉了。他重視積極鍛煉,增強免疫,強壯體質。他還打比方說:“對癌症,要像對待敵人那樣,敢打持久戰,才能爭取最後勝利!”
■對於癌症要善於戰勝它,還要與它和平共處
家庭的支持是癌症康復的後勤保障。我的家庭是一個革命的、和諧的家庭。父親治療癌症,得到了我母親和全家人的細心照料、全力支持。在他高齡做手術時,大夫都曾打過退堂鼓,曾慎重地告訴家屬,年紀太大不要做手術了。但我母親與孩子們合計後,一致堅持手術方案,並多次找大夫,表明不怕手術的決心。大夫最終被感動了,同意手術。後來手術都成功了。我們全家在治癌、抗癌、病後康復鍛煉的問題上,意見完全一致。父親康復期出游,孩子們輪流陪同。我父親有頑強的毅力,手術和康復都很好。他常說,家庭的支持才使我抗癌一次次獲得勝利。
後來,我在1999年得了乳腺癌,對家裡也是又一次重大的打擊。但是有我父親抗癌勝利的榜樣,我也堅強地扛過來了。當時我手術後,曾並發下肢深靜脈血栓,無法化療,難以走路。在放療後白血球降到2800,仍堅持完成30次放療。病後一年就回單位上班,又工作五年後退休,現在康復12年了。父親得知我患癌症後說:“不要怕,你強它就弱,一定要戰勝它!”堅定的信念、科學的治療、認真的康復、全面的鍛煉,也使我戰勝了癌症,一直快樂忙碌地工作、生活著。
父親講,他要與癌症鬥到底,爭取長壽百年,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。他還說:“對於癌症要防、要抗、要治,要敢於打敗它,還要善於戰勝它,與它和平共處。”我祝父親健康長壽,也祝願癌症病友們更頑強。醫患結合,共同抗癌,爭取光輝燦爛的明天!
■文/陳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